​​         Chinese Stories in English   

“没有现场”的杀人案
简工博

      浙江来沪的罗惠(化名),一年中多次和家人网上联系,甚至向家里寄过三次礼品,却始终不肯打个电话回家,背后究竟有何蹊跷?
      思女心切的罗惠父母开始了寻女之路。日前,市公安局官方微博“@警民直通车-上海”接到这样一起寻人求助。微博团队第一时间将情况通报给了浦东分局。
      尽管仅是一个求助,没有任何直接犯罪信息,浦东警方却没有放过其中的蛛丝马迹,最终攻破嫌疑人心理防线,仅用24小时就破获了这起发生在一年前的杀人案。

疑点重重

      2月19日18时许,天色渐昏暗。有5个人涌进张江派出所,嚷嚷着请警察帮忙找人。
      失踪女子叫罗惠,浙江建德人,曾在上海打工。去年2月到上海,4月去苏州,11月又去了云南,家人已一年多没见到她。其间,罗惠虽不时与妹妹网上聊天,还寄过三次烟酒礼品回家,却不肯通个电话,就连妹妹视频聊天要求也拒绝了。
      罗惠的父母在小女儿和两个亲戚陪伴下,开始了寻女之路。一家人先是按罗惠寄来包裹的地址去苏州找,当地派出所查证后未发现任何线索,一家人又赶到上海。
      之所以找到张江派出所,是因为罗惠在上海曾有个叫张庆的男朋友,住在广兰路247弄。
      民警顾国华立即赶到这一地址,发现果然有这个人,此时正在朋友家打牌,并在半小时内就赶到了派出所。
     张庆说,跟罗惠是在QQ上认识的,罗惠到上海后,他帮过不少忙:找工作、租房子,给过她零花钱。去年2月,罗惠找到张庆,说自己手机被扒了。“当时我觉得这女人怎么事情这么多,太烦了,此后就不再联系了。”张庆的说法与罗惠家人提供的情况吻合。在没有更多证据的情况下,警方让张庆回了家。
      但民警感到,这起事件并不单纯。
      警方连夜对罗惠家人深入询问。去年春节时,罗惠曾告诉家人自己在上海交了个男朋友,“开墙纸店的,有两套房子”,还拿出手机的照片给家人看。照片中的“男朋友”,正是张庆。
      第二天,警方再联系张庆。这次他只用了10分钟就赶到派出所。
      张庆坚称自己和罗惠不是恋爱关系。在他拒绝和罗惠联系后,罗父曾打电话告诉他罗惠手机不通,请他到罗惠位于川沙中市街的住处看看:“2月17日晚,我就去了罗惠的住处,这时已人去楼空。”
      民警曹俊伟开始调查张庆所说的情况。
      在中市街一处房屋中介处,中介记得罗惠和张庆一起来看房子:“两人很亲密,跟情侣一样。”对张庆家人和亲友的走访中,有朋友也反映张庆曾提起过“交了个女朋友”。
      警方还查证,去年2月,罗惠的身份证的确有购买动车票前往苏州的记录。去年11月19日,罗惠又购买了经上海前往云南的车票。民警还找机会让张庆写了几个字,与罗惠家人提供的包裹比对,并非一人笔迹。
      这次碰面,仍无确凿证据。
      张江派出所教导员顾宝良说:“我们当时觉得有三个疑点无法解释:罗惠称自己手机被窃没钱买新的,一年多和家人只在QQ上联系,连视频、音频的要求也拒绝;罗惠向家里寄包裹,居然还要问家人要自家的地址;之前打得火热的两人,因为罗惠丢了手机就再不联系,张庆始终不承认自己和罗惠恋爱,这说不过去。”
      一个大胆的假设在民警心中浮现:一年不见踪影的罗惠,究竟还在不在人世?网上的“罗惠”,会不会是张庆假扮的?毕竟见到罗惠最后一面的,是张庆。

没有现场的凶案

      2月21日下午,案件由张江派出所交到浦东刑侦二支队。支队长蒋卫民拿着卷宗,同样感到疑点与难点交织。
      张庆的妻子反映,去年4至8月,丈夫曾表示“接工程”到昆山等地出差,时间与罗惠联系家人的时间吻合。同时加了张庆与罗惠QQ的妹妹还发现,7月30日罗惠QQ下线不到1分钟张庆便上线,IP地址都是苏州。但张庆的朋友也反映,的确带他去苏州看过几次工程。
      没有直接证据,张庆不能被列为重大嫌疑人——这意味着询问张庆的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。想让张庆开口,得先了解这个人。张庆的妻子说,丈夫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牌,一年有300天在外打牌。张庆的朋友则反映,张庆“话不多,很老实”。
      2月21日晚,警方找来张庆。短短一小时内,他就爽快承认自己曾前往苏州的事,但问到罗惠,他就沉默了。这一沉默就是数小时。
      侦查员不时跟他讲讲人生道理,他只是动动眼珠。2月22日一早,休息了数小时的张庆明显放松了。侦查员找些轻松话题和他聊,并一起吃午饭。这是侦查员的策略,“就像一个人要跳楼,你千万别喊‘不要跳’,只要轻轻地拍拍他,带着他下来。”
      果然,午饭后,张庆开口了: "我去上网,就是为了让她家里放心."
      这话一出,侦查员心里一喜。可之后张庆又沉默了。
      侦查员选择了“激”:“你每次去苏州前一晚,都想些什么?”果然,这话激起了张庆强烈的反应,他皱着眉头别过脸去,两脚开始抽动。侦查员觉得“有戏”:重建现场对当事人是件痛苦的事。
      侦查员再问:最后见罗惠时,她的表情是什么?张庆又扭动了一下:“我不想谈。”
      一直僵持到16时。张庆吐出一句:“我不想谈了,你们有证据就处理我吧。我要把这件事永远埋在心里。”
      这话究竟是张庆的挑衅,还是愧疚心理的反映?侦查员判断,二者兼有。
      他们对张庆说:“如果你们真的爱过,不管发生什么,你都该给她家人一个交代,也给自己家人一个交代。”
      晚饭后,张庆彻底松懈下来,倒出藏在自己心中一年多的秘密。
      根据张庆交代,警方很快在他家中找到罗惠的手机和电脑,又在他家附近的绿化带里找到罗惠的身份证,那是罗惠家人来到上海的当晚,他出去埋的。最后,警方在张庆和罗惠最后租住的华夏西路一套农民别墅的后院里,找到了掩埋一年的尸体。
      蒋卫民说,这是一起“非典型凶杀案”,事先没有现场,若找不到所有证据一一印证,就不能定案。

罗织“完美杀人案”

      认识罗惠前,张庆的生活平淡而沉闷:生意一般,朋友不多,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牌。
      在网上认识罗惠后,两人因都做壁纸生意一来二往聊得兴起。张庆骗罗惠自己27岁,听罗惠说工作不顺,极力邀请她到上海。
      罗惠在到上海的火车上被扒手窃走了钱包,是张庆赶到火车站接她,帮她租了房子,又介绍了工作。
      就这样,两人开始“恋爱”。去年春节后罗惠回到上海,告诉张庆自己怀孕了,坚持要生下来。张庆从未告诉罗惠自己已结婚,于是苦劝罗惠“打掉”,但性格倔强的罗惠坚决不肯。
      去年2月中旬,张庆带着罗惠一起在华夏路上另租了一套农民别墅。白天,两人一起搬家、买菜、做饭,像极了一对即将过上幸福生活的小夫妻。晚上9时,看着沉沉睡去的罗惠,想着未来的无穷变数,张庆带上白手套,紧紧掐住了她的脖子。
      事后,张庆将罗惠装进一口箱子,在房屋后院挖起了坑。整整两天两夜,他刨出一个1.5米深的大坑。由于事发地点较偏僻,周边家家户户都挖地种菜,张庆这一举动并未被人发现。张庆还用罗惠的QQ与其妹妹联系,告知她“自己”去苏州找工作,随后便用罗惠的身份证购买了前往苏州的动车票。
      4月到8月,张庆每月都要去一两次苏州,用罗惠的QQ与其妹妹联系,还在苏州的邮局给罗惠的父母寄烟酒等礼品。每次去邮局,张庆都会叫上一辆黑摩的,并让摩的司机代为书写包裹信息。
      去年8月,张庆的墙纸店关张,频繁前往苏州没了理由。于是他在网上告知罗惠的妹妹,“自己”准备到云南旅游,并用罗惠的身份证购买了苏州到上海再前往云南的火车票,让罗惠前往云南后“失踪”。张庆算计着,届时就算罗惠的家人前往云南寻找,也不会有任何结果,随着时间的延续,罗惠与自己的“关系”就会越来越淡。
      一年中,没有任何人找上自己,张庆以为历时一年的“完美谋杀案”马上就能完成了。没想到,一起寻人求助,在警方的细致追查下,揭开整个案件。
      张庆指认现场时,那块掩埋罪恶的土地上,已是绿草葱葱。